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多,每种药物的降糖机制、服用方法各不相同。如果不按医嘱盲目服用,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,反而会加重病情,对身体造成伤害。本文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用药误区以及管理策略。
糖尿病用药误区误区一:自行增减药量
一部分患者因为患病时间较长,认为“久病成良医”,而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,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。患者如果血糖比较稳定,想减少药量,或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增加药量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,根据血糖的具体情况调整,千万不能自行更改,以免引起血糖波动,带来不良后果。
误区二:不讲究服药时间
一些患者认为只要吃了药就行,服用时间不重要,这也是不对的。降糖药的服用时间有讲究,如α-糖苷酶抑制剂(阿卡波糖)需随第一口饭嚼服,格列奈类(瑞格列奈)需餐前15分钟服用,否则会影响降糖效果。
误区三:迷信降糖保健品
部分患者迷信偏方或者保健品,认为保健品不仅可以降糖,且没有副作用,事实并不是这样。有的保健品成分不明,滥用会干扰血糖的控制,造成血糖波动,导致病情恶化。
展开剩余66%误区四:不注意药物副作用
降糖药物都有副作用,如磺脲类药物可引起低血糖、二甲双胍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等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。
糖尿病管理策略1. 药物治疗
(1)口服药物:格列本脲、格列齐特属于磺脲类降糖药,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;二甲双胍主要是降肝糖、改善胰岛素抵抗;罗格列酮、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,是胰岛素增敏剂,主要通过增加骨骼肌、肝脏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;
阿卡波糖属于α-糖苷酶抑制剂,主要机制是延缓碳水吸收,降低餐后血糖;达格列净属于SGLT-2抑制剂,作用机制是通过尿液排糖;西格列汀属于DPP-4抑制剂,降糖机理主要是把肠促胰素分解后释放出的胰岛素重新保留,即降低肠促胰素分解后的胰高血糖素。
(2)注射药物:胰岛素是常用的降糖注射药物,有速效、中效和长效之分,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或不能单靠饮食、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。其次是GLP-1受体激动剂,如度拉糖肽、司美格鲁肽等,这类药物可以减慢胃排空速度,让人产生饱腹感,并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。
2. 控制饮食
三餐定时定量,不加餐,不吃夜宵,不喝汤,不吃稀饭、面条等容易消化食物,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;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,多吃蔬菜,适量吃低糖水果。
3. 适当运动
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中强度有氧运动,如走路、游泳、骑车等,并长期坚持。
4. 监测血糖
养成监测血糖的习惯,包括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衡阳华程医院呼吸消化内分泌科 罗玉虹】
【编辑:sanx 】
发布于:湖南省